奇书网 > 衣钵传人 > 第十七章 一片伤心画不成

第十七章 一片伤心画不成

奇书网 www.qsw.so,最快更新衣钵传人 !

    伯雍在门外轻轻喊“聚仁,聚仁”。

    聚仁才又做梦一般跟梨花告别。

    雪梅送伯雍出屋,顿觉心中空落落的,不由地眼泪掉下来。

    翻过年,伯弘催世珍,给孩子们尽快办了婚礼。

    世珍回去跟太太商量,珍二奶奶舍不得梨花,说梨花还不算大,想再等一年。

    谁知到了第二年,世瑜在汉南新开了酒槽坊,伯弘作为酿酒师傅,南下了。到了冬天,世瑜和青子被下到大牢里,世琦和立身分别收到念同和伯弘的信,知道事态严重,不敢拖延,年都等不及过,跟立身一起,带着象慈坐英国的小火轮船出发了。

    这样俩孩子的婚事就搁下了。

    象慈去汉南前,让知仁带着偷偷到梨花房中,诉说离别之苦。

    象慈把自小吹到大的一根竹笛送给梨花,说见笛如见己。

    梨花扭头从樟木柜子里取出一个用大手帕包着的东西,打开一看,是根玉笛,淡绿颜色,玲珑剔透,笛孔雕琢精细,拿在手上温润光滑。

    象慈脸涨红了,戏称自己拿竹笛换玉笛,可是赚了。

    梨花说,等你把我娶了,再说这句话。

    俩人嬉笑了一会儿,又说到离别上,梨花无语凝噎。

    象慈安慰梨花说,世琦伯伯已经安排好了,等那边事情平息,找到好的酿酒师傅后,他和父亲很快就会回来。到时候再办婚礼,让梨花在家耐心等待。

    梨花这回真是哭了个梨花带雨。她怕别人听到,压低声音,抽抽噎噎地哭,象慈搂住梨花,亲了一下她的脸。

    梨花这次没有拒绝,歪在象慈怀中,任由他搂着。

    象慈告诉梨花,他虽然喜欢酿酒,喜欢吹笛,但都只是爱好,他将来也要像聚仁、象和哥哥一样,考取举人、进士,求得一官半职,让梨花做夫人。

    梨花和象慈沉浸在美好的畅想中。

    当他们听到知仁在门外轻轻地喊“象慈,象慈”的时候,就快速分开了。

    象慈红肿着眼睛走出门外。

    世琦他们走门路花大价钱坐了英国的小火轮船,一来快,二来安全,他们很快就到汉南了。

    管家老何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交接,要晚半个月再出发。

    世琦到了以前的宅子里,看到摆设已经变了样,家具器皿都很奢华,大厅正对大门,摆一张紫檀木雕灵芝纹长方桌,桌上两边各摆一个退思堂款的青花竹石芭蕉纹赏瓶,桌正中两个青花缠枝花卉纹八角烛台,烛台两边有素三彩花果纹图盘。东西山墙都是一对红木嵌螺钿理石太师椅配同款木几,椅子边框和扶手上透雕梅花纹,有束腰,面下装透雕花纹牙子,直腿外翻虎蹄。

    世琦边看边摇头,对念同说了句责怪世瑜的话:“要是槽坊里摆这么好的东西撑门面,有粉都往脸上使,可以理解。家里摆这么好的,就没必要了。等他出来我要说他,过日子不是给别人看的,赚干净钱,选择跟自己财力相当的生活方式。”

    念同点头称是,说还是世琦成熟。

    世琦他们到狱中看过世瑜和青子,他俩一切都好,衣食充足,世瑜因为煎熬,面目憔悴,头发都白了不少。

    世琦看到世瑜的样子,也就再没说一句责怪的话,只是安慰他说他们会尽快找杜阿毛家了解情况,只有他家才知道幕后指使人是谁。

    世琦了解到,杜阿毛家很穷,父亲杜老大平时体弱多病,租了别人五亩地,父子俩种点庄稼勉强糊口,杜阿毛有个姐姐,比他大很多岁,早就嫁人,夫家也很穷,完全帮衬不到娘家。杜阿毛到了成家的年纪,还没说上一门亲事。

    念同去找杜阿毛,承诺只要他说出受何人指使,就给他五千两银票。

    杜阿毛够义气,承认受人指使去告状,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,不接受衣家的钱财,也不告诉他们到底是谁。

    后来念同带着牧童不断找杜阿毛的娘聊天,告诉她怎么照顾杜老大,维持丈夫的生命,还天天拿着银票在她眼前摆着,到底是妇人眼皮子浅,有一天,杜阿毛的娘说出实情。

    那天下午,杜老大从地里收工回来,有点累,略有点腰疼。就到聚福堂汉南槽坊去买药酒,福聚堂的药酒师傅左溪冷给杜老大号了脉,推荐了一罐子酒。杜老大买回来,晚上一个人自斟自饮喝得很高兴,还说腰确实不疼了。

    结果晚上就沉沉睡去,到天扑明都不醒,怎么喊怎么摇晃都是昏迷着,到现在还是。多亏听伯弘的,每天给他擦身子,揉穴位,现在还是有呼吸的。

    天一亮,他们刚要出门去找聚福堂,结果有个不认识的四十多岁中年男人过来给了他们五千两银票,说让他们先到聚福堂去闹事,但不要私了,然后到县衙去告聚福堂东家世瑜的状,往死里告,让聚福堂的东家偿命。

    只要世瑜能死,他们还有另外五千两银票赠送。

    念同拿了银票仔细看票号的戳记和记载事项,然后又去票号核实果然是钱生益家的。

    听到钱生益这三个字,世琦怒火中烧。

    他实在想不明白,钱痴下此毒手,难道只因为当初他和舅舅离开钱生益吗?就这个事情还要搭进几条人命吗?退一万步讲,他钱痴跟衣家沾亲带故,他难道铁石心肠?不,不,不,肯定是另外有人给了他什么天大的好处,钱痴这个人,只要有钱,什么都敢做。

    世琦果然猜对了,只是他本人不知。钱痴也是受人之托,对方说,只有让世瑜不死也要扒层皮,再无法在汉南经营下去,就达到目的了。

    三十三一片伤心画不成

    念同去找钱痴,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请他不看僧面看佛面,至少两家是亲戚,骨血相连,世琦还送了一万两银票给钱痴。

    奇怪的是,以钱痴那么爱财的人,竟然拒绝了这一万两银票,说他也有苦衷,自己有短处被别人攥在手里,这不是一万两银子能摆平的。到底是什么短处,钱痴不肯说。他虽不肯说出幕后指使人,但提醒念同两件事,一是保护好杜老大,世瑜现在之所以没有定死罪,就因为杜老大没有死。二是尽快找到左溪冷,找到他到大堂之上才能有对证。他透露给念同说,那个左溪冷,原本是汉南县后桥街妙手春药铺的先生,他的一些情况可以到妙手春去了解。

    念同千恩万谢,落寞而归。

    这边世琦拜访了刘忌盈会长回来,刘会长已跟县太爷接洽了几次,礼也送到了,目前世瑜和青子没有生命危险,承诺尽快解除聚福堂汉南槽坊的查封。

    念同回去将钱痴所说告知世琦,世琦马上决定,请立身伯父做两件事,一是带领二十多个壮丁,日夜轮流,暗地里保护好杜老大家;二是帮忙诊断杜老大的病情,如果能救醒杜老大,世瑜就可以先保出狱了。

    世琦又请舅舅念同到妙手春去拜访药铺老板,打听左溪冷的人际关系网,一有线索,马上有目的地去找。

    福聚堂已经发动没有事情做的伙计四处去打听左溪冷的下落了,至今无果。

    伯弘和象慈将所有催款的药商、米商、粮农安抚好,欠款都如数归还,世琦这次从安禄县带了足够的银票。

    老何还没到,他出发晚,又坐了货运的船,更要慢些,酒槽坊的一应事务还是由青子的媳妇汪氏料理。

    世琦夜里躺在床上睡不着,他思前想后,觉得钱痴不肯配合,一来有隐情,二来也是担心聚福堂的壮大影响自己,对于钱痴,可以争取合作,至少不会相互使绊子。

    对于这次事件的真正幕后指使人,如能争取到互谅互解,和平共处是最好的,如果不能,必须将这家一举打败,否则如此心很毒辣,后患无穷。

    可是,真正的幕后指使人是谁呢?没准是钱痴呢?又或者是花满楼?也可能是世瑜在汉南得罪了什么人,难道仅仅是同行竞争关系,就让人要置他于死地不成?

    世琦想来想去,想不出头绪,觉得唯有几处并行,齐头并进,才能让事情水落石出。他想了很久很久,才不知不觉睡着了。

    事情远比想象的复杂。

    妙手春的老板姓马,叫马伏枥,这个马老板才三十多岁,刚接了他父亲的班,但处世老练,表面对人客气地不得了,但一句有用的话都不肯透露,念同一问左溪冷的事情,他就净说些无关痛痒的,什么左溪冷不爱说话啊,在本店做的时间并不久啊,看不出有什么兴趣爱好啊,技术也就一般般啊,我之前没管店铺,没有注意啊等等。念同问不出什么,心中不悦,又不便于表现出来,回到家就生病了。

    五十多岁的老人,在汉南呆了半辈子,日夜操劳,心中一根弦不肯放松,这下世琦到了汉南,念同虽说跟之前一样忙碌,但毕竟觉得真正主事人到了,心头一放松,这就病了。

    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。他咳嗽不止,夜里睡着都有咳,只有躺在家里慢慢养着,念同的太太精心照料着。

    他的儿子刘慎慨三十多岁,跟随父亲这么多年,并没有把心放在酒槽坊上,一心要考取个一官半职,可这么多年过去,也还是个秀才,渐渐地,求取功名的心也就淡了,而是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刘状元身上,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中状元,于是取名状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