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 > 衣钵传人 > 第二十五章 江南采莲救象慈

第二十五章 江南采莲救象慈

奇书网 www.qsw.so,最快更新衣钵传人 !

    立身头一个站起来,小跑着到老头面前,噗通一个头就跪下了。

    随即,满屋人都跪在老头面前行礼。

    老头哈哈笑着,喊着免礼免礼,拉着衣传广的手,一起坐在桌子正中的两把椅子上。

    衣传广又惊又喜,问他怎么这么会挑时候,赶着喜事回来。

    来者拍着衣传广的手说:“老朽说过,会回来的,怎会食言?既要回来,当然要找好时候,你看,这酒这菜,都是现成的!”

    满屋子人都笑起来。

    此人正是伯玉垒,他说:“师傅说,‘完得心上之本来,方可言了心;尽得世间之常道,才堪论出世。’真正的修炼,不是离群索居,就在一日三餐,家长里短之中。人在世中炼,刀从石上磨。所以,就又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大家听后,似懂非懂,只有衣传广颔首称是,连连称赞。

    伯玉垒又说:“今天还有天大的喜事,至于是什么,我先卖个关子,你们只管喝酒等着。”

    大家一起吆五喝六地喝酒直到天黑,并未出现什么喜事,个个心中纳闷。

    正要准备散场,只听玉烟气喘吁吁跑来喊道:“象慈少爷回来了!”

    人群中顿时沸腾开来,像炸了锅一样。

    个个又惊又喜,尤其是立言一大家子,伯弘夫妇已顾不得许多,小跑到院里。

    只有伯玉垒稳坐堂中,面带微笑。

    衣传广见势,带着自家人离开。梨花舍不得,要躲在伯家女眷里,从门缝偷偷往外看,珍二奶奶强行把她拉回家。

    这时伯弘夫妇拉着象慈的手,问寒问暖,走入大厅。

    弘二奶奶鼻涕一把眼泪一把,象慈反倒是一脸镇静,丝毫看不出激动和高兴,着实让人奇怪。

    象慈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,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儿。少女上身穿大红葛布彩绣蝶恋花纹衬衣,琵琶襟细布绣花篮马甲,下身穿大红葛布百褶裙,外罩白地绿竹纹细布一口钟,这是姑娘最好的一套衣服。她肤白貌美,比梨花还要漂亮,眉目间带着江南女子的温婉。老头穿粗蓝葛布衬衣,外套一字襟四子摘花细布背心,下穿粗蓝布行袍,两鬓斑白,脸上久经风吹日晒,皮肤粗糙。

    弘二奶奶心中想着,这俩人应该就是象慈的救命恩人了。

    象慈坐到桌前发呆,面无表情,一句话也不说,不跟任何人打招呼。

    少女和老头站在象慈身后。

    大家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玉烟试探着说:“少爷好像失去记忆了,他不认识我们。”他又指指少女说:“这是少奶奶,”指了指老头说:“这位老爷是少奶奶的父亲。”

    弘二奶奶听到这里脸都变青了,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立身让仆人搬来椅子,请少女和老头落座,俩人坐下,道了谢。

    立言又让玉烟描述大概经过。

    玉烟说,他们按照弘二奶奶吩咐,从当时的落水点一路朝下游打听下去,终于在一个小村庄听说曾救过外地人上岸。于是找到救人的这父女俩,当时他们三人正在吃饭,一看到少爷,我就不由地上前拉他的胳膊,无奈他并不认识我。幸亏少爷随时带着那把玉笛,梨花小姐告知,那玉笛的尾部,刻着一个“慈”字,我们拿来看了,果然如此,所以,这千真万确就是少爷,只是他把落水前的事情都忘记了。

    伯弘让玉烟退下休息,其他闲杂人等,都都退到大厅之外。伯弘夫妇这才一起来到老头和女孩面前,噗通一个头就磕在地上,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,请问二人高姓大名。

    老头和女孩慌忙将他二人扶起,大家重新落座。老头这才讲道,他叫江闷子,女孩是他的女儿,叫江采莲,家住湘江边上,捕鱼为生。当天他和采莲驾着小船在江边捕鱼,因那天捕的鱼少,一直到天黑下来,才收网准备回家,采莲拽网的时候,就喊着说拽不动,老头我上来搭把手,一起把网收上来,才发现这个小伙子手里紧紧攥着一支玉笛,笛身已缠到网里,这样就把他一起拉到船上来。

    再看这小伙子,已奄奄一息。赶紧回家给他煮了姜汤水灌下去,睡了一觉才恢复正常。这个小伙子什么都不记得了,只知道他叫象慈。

    两个多月以后,仍无人来找小伙子,总呆在我家里好说不好听。老汉我只有这一个女儿,尚未婚配人家,我们爷俩相依为命,就草草给两个孩子办了婚事。玉烟找到象慈,将事情说明,我就只好将唯一的女儿送来见公婆。

    伯家了解了事情的前后经过,就安排象慈和江南女子同住,又给他的岳父收拾出一间上房,并马上拿出纹银一千两给江采莲置办衣服首饰,纹银一千两给江闷子,做日常开销,纹银三千两做彩礼。

    江闷子不管伯弘夫妇说什么,都不肯收下那三千两银子,说自己的女儿并无嫁妆。

    最终伯立身站出来说,光是救命之恩,就无以回报,区区三千两纹银,跟象慈的命比起来,还差得远,一定要江闷子收下,否则就是觉得伯家少爷的命不值钱。

    江闷子说不过,只得收下。

    晚上,伯弘夫妇回到自己屋里,喜忧参半。喜的是,儿子终于活着回来了,忧的是,象慈将落水之前的事情忘个一干二净,还跟采莲结了婚,采莲还怀有三个月身孕,怎么跟梨花交待呀。

    第二天天刚亮,伯弘就找父亲立言,请教象慈和梨花的事情怎么办。

    立言和妻子赵氏一致认为,要跟衣家解除婚约,以后离衣家越远越好,象慈此次遭灾,全是因衣家而起。

    伯弘一脸落寞地回来,将父亲母亲的决定告知妻子弘二奶奶。

    弘二奶奶思忖道,要是退婚,真不知如何跟珍二奶奶开口。梨花是个用情专一的孩子,象慈失踪期间,决定终身不嫁,这要退了婚,梨花不得寻死觅活呀。再说,珍二爷和珍二奶奶人那么好。哎,如何跟衣家说啊。她思来想去,觉得无论是退婚还是嫁娶,最好由女方自己选择。要是梨花能接受象慈失忆,愿意嫁过来,再看江采莲意思如何,江闷子不是也在嘛。

    这么想着,弘二奶奶由丫鬟陪着快步走到衣世珍家门口,一进大门就喊:“珍二奶奶,在家不?”

    再说衣世珍家,四人回到家里,并不知象慈失忆的事情,所以兴高采烈。

    世珍说,这好运终于临到我们头上了,知仁中了举人,这是第一大喜;象慈还活在人世,梨花有了归宿,这么多年的苦没有白受,守得云开见月明。

    世珍的太太珍二奶奶正在屋里准备梨花婚假的一应物品,听到弘二奶奶的声音,猜到是为梨花的婚事而来,快步推门而出,乐颠颠地拉着弘二奶奶的手往屋里迎,一边走一边笑着说:“二奶奶,有什么事你派人来说一声就好了,何必亲自跑一趟。”

    弘二奶奶摇头苦笑着,不说话往屋里走。

    二人在珍二奶奶的卧房坐下,丫鬟摆上茶。

    弘二奶奶端起斗彩葡萄纹瓷杯,喝了一口茶,想说什么,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珍二奶奶期待地等着弘二奶奶说婚事,看她喝口茶,又叹了口气,心中暗叫:“不好。”

    弘二奶奶坐到衣家的凳子上,就发觉自己鲁莽了,这事应该找个中人来说。可是,来都来了,只有硬着头皮,清了清嗓子,说:“嫂子,实不相瞒,象慈虽还活着,却什么都不记得了,连我和他爹都不认识。还跟救他的采莲姑娘结了婚,采莲现在怀着三个月身孕。我此次过来,就想让嫂子问问梨花,不知这无才无学无情无义的象慈,梨花还看得上不?”说罢,竟滴下泪来。